|
宝宝防中招! 预防手足口病“15字诀”要牢记
|
|
|
发布时间:2018-04-16 文章来源:洛阳东方医院 宣传科 |
|
|
|
远 离 手 足 口 病 15 字 诀 勤 洗 手 吃 熟 食 喝 开 水 多 通 风 晒 衣 被 四月,天气逐渐变热,目前已经在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的监测报告显示,4月8日这一天,全省收到270例手足口病报告。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病 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 床 表 现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普 通 病 例 表 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 症 病 例 表 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 足 口 病 的 传 播 途 径 预 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春暖花开的季节,各种细菌和微生物大量滋生,病毒也跟着活跃起来。根据既往手足口病流行规律,自4月份起,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步上升,进入春夏季高发季节,10月~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家长们可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了!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益尔来福) 210元/支 接种对象: 6月龄至3岁EV71易感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接种地址:涧西区长安路社区门诊一楼 预防接种门诊热线:0379-64976014 儿科住院部:1号楼3楼
咨询电话:0379—649780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