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在重症监护室里忙碌着,观察、治疗、护理,有条不紊。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喂,我是急诊科,准备床位,一名电击伤、高空坠落伤患者马上送到你们那里。”
“好的!快!准备床位!是电击伤,高空坠落伤。”陈月护士长放下电话,一声令下。护士姐妹们很快将隔离间和所需物品准备好。几分钟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将患者推入ICU。我们迅速为患者过床。
患者的伤势比我们想象当中的要严重的多,右上肢、颈部,前胸大面积烧伤,颜面部擦伤,其状惨不忍睹,连贴电极片的地方都很难找。然而大家却并没有犹豫,连接监护仪、采血,留置胃管、尿管,护士们分工明确,做得井井有条。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吴莉娟主任和杨智宏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术。尽管此时,我们已经得知这名患者是无主病人,但我们丝毫没有考虑这些,更没有因其未支付任何费用而停止治疗。相反,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我们每天都挑出最得力的护士来专门照顾他。吴莉娟主任,陈月护士长每次查房,都会第一个查看他的情况,邓涛医生每天2次的换药也总是一次不落。由于患者皮肤烧伤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渗出液,科里自己出钱给他买护理垫,及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陈月护士长为了能使他尽快康复,减少他的痛苦,还借来远红外线治疗床为其治疗。
经过我们几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9月6日,患者终于清醒过来了,当我们为他拔出气管插管后,患者双眼含泪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谢谢你们,阿姨。”当时我们都笑了,因为他的年龄要比我们大十几岁。也许,在他心里,我们就像他的母亲一样,在他生命最危急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细心呵护。而那一句看似好笑的谢语,正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激。
先诊疗,后付费,我们用我们的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如今患者即将离开重症监护室,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重见笑容。
重症医学科/谈万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