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内科患者大都是老年人,通过长期的工作接触,我发现他们大都有情绪低落抑郁、孤独寂寞、焦虑不安、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定、过分依赖等心理问题。
人到老年就会有日落黄昏的感觉, 患病后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脆弱心理, 认为自己给别人增加了负担, 所以被动配合治疗。遇到这类病人,我们在每次治疗之前都会给病人解释清楚治疗效果,帮助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孤独寂寞多见于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 很少言语, 不愿与其它病人交往, 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 病人感到非常孤独,经常无所事事、情绪低落、卧床不起。针对这种情况,护士长在安排床位时总是克服困难,尽量将有共同话题的离休干部安排在一间;老夫妻俩安排在一间,便于子女陪护;喜欢安静的安排在一间……这样可以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减轻了孤独感。
情绪不稳定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 他们大多因为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原因, 一旦遇到自身疾病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对医生护士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面对这些病人我们应该多些理解、宽容和忍让, 要多对他们进行开导, 同时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来探视, 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照顾。
老年住院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过分依赖这一心理, 特别以需要长期陪护的病人最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 形成了依赖性, 不利于他们的康复。遇到这类病人,我们会向其讲解适当活动的重要性, 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减少不必要的帮助, 并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我深深地体会到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最多, 因此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影响较大。解除病人焦虑、孤独的心理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熟悉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 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 使其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愉快地接受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普内科/董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