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讯 窗口服务“唱收唱付”、“双人核对”;门、急诊处方,“全量点评”; 临床药师查房、会诊;医嘱“五项点评”全过程监管……如今,在洛阳东方医院,这样的药事管理举措,不仅在保障药品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大显成效,并日益成为该院展示形象的一张精致名片。
我们了解到,在该院,遇到哮喘病人不会使用气雾剂和鼻喷剂的情况,药师们会手把手的指导患者如何开启,如何计数以及应该注意什么等,直至其完全掌握;主动告知幼儿口服药片“压碎等分”法;类似“以前有没有用过这种药?”“有没有对某种药的过敏反应?”之类的话语,药师们每天都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针对所有的取药患者,他们无一例外要进行用药交代,并注明用法及用量。门诊西药、中成药房合并后,变门诊患者“一人多方”为“一人一方”,简化了医生开具处方流程,解决了患者二次排队“取药难”的问题。同时,将药品调配区和发药区分开,规范药品调剂流程,“双人核对”,大窗口发药,有效提高了药品调剂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差错率。
处方点评作为规范门诊合理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由于工作量大,很难有大的突破。该院采取门、急诊处方“全量点评”的方式作为持续改进的主要措施,在检查、评价过程中,对不规范处方采取“点对点”沟通、修正;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面对面”反馈、干预,得到医生的认可,坚持每月一评价、一公示、一考核,通过处方“全量点评”, 建立了有效的督导、检查、沟通模式,处方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与此同时,临床药师坚持每天查房,除提供合理用药督导外,还积极参与院内疑难病会诊工作,年会诊量近400例。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从不被认知到认可,逐渐被医生接受,“医、药携手会诊”,患者受益良多。
医嘱“五项点评”,保障合理用药。其中包括,一、特定药物点评。根据药品的使用量,结合临床科室专业特点,监测出不合理应用可能性大的药物,调取相关病历进行点评。二、“双十”点评。按照双十制度,将进入双十的药品列为重点监控药品,并按照规则对进入双十的医生病历进行点评。 三、Ⅰ类切口手术专项点评。对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用药指征把握、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四、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专项点评。 五、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根据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办法及分级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点评。
由于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洛阳东方医院药学部依托信息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完成了由“传统药品供应模式”向“全方位药学服务”的转变,先后获上级卫生部门与医院授予的“管理创新杯”“优质服务杯”“团队建设优胜杯”“环境创优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十佳药房”“红旗窗口”等先进称号,药师们多次被授予“管理与创新先进个人”“优秀党员”“服务标兵”“技术比武能手”等称号。在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检查活动中代表河南省接受原卫生部现场检查,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专家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