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缓解癌症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减轻患者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合理姑息治疗可以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既简便又经济的医疗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姑息治疗不完全是对症治疗,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姑息治疗就是对症治疗、舒适治疗。比如用吗啡缓解终末期呼吸困难,对终末期缺氧患者不靠器官切开,对饮食不振终末期患者不进行所谓营养支持治疗,满足病人及家属的灵性需求。
姑息治疗不能回避的问题是重视死亡教育,癌症不等于死亡是一种善良意愿的表达,对鼓励病人战胜癌症有正面作用。同时应回避病人及家属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敢直视死亡,在死亡即将来临时变得恐惧和抱怨。
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向病人说明死亡的意义,人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声啼哭是我们有了生命,同时也让我们面对死亡。向死而生是每个人的生活状态,正因为每个人都必然死亡,生命才必须得到珍惜,才需要活的精彩,才需要对别人的生命宽容和敬畏。既然每个人都要向死而生,就没有必要偏偏让癌症病人回避死亡这个话题。
死亡是一种伟大的平等,死亡是经常发生的,更是我们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的,我们应当对每个死亡都找出最符合病人情况的、其亲友最能接受的解释。我们要求的是优生优逝,让病人死得从容有尊严、无痛苦的死去。
我们讨论死亡,绝不漠视生命。病人患肿瘤后,情绪垃圾会增多,医生、护士、家属学会做“回收站”,学会倾听,耐心和温和的肢体语言是病人身体健康恢复的有效“加速器”。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做病人家属垃圾情绪的“回收站”。
死亡也有辩证法,不能等死,而要积极的活着。一旦得了病,要接受科学的治疗,舒适的活着,即使死亡即将来临,也要从容面对。多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做好病人优逝的标准是:使病人无痛苦、无恐惧、无牵挂、无遗憾、有尊严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