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术前沿,让治疗更加精准
EKG定位技术是指在PICC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心电图P波改变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头端位置,同时在导管放置时实时监测,随时调整,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也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技术。

近日,肿瘤血液介入二病区护士长沈婷婷已经利用这项EKG技术下成功的开展了第5例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今后会将此项技术更多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
EKG技术下的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是利用心电图p波精准的判断PICC导管在上腔静脉的定位,导管尖端是否到达右心房入口减少导管的异位率。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乃至市内首次开展,标志着我院在临床外周静脉穿刺PICC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领域上的一个新台阶,对我院静脉输液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机器,显技术,造福音

近日,肿瘤血液介入二病区引进一台新型超声机,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台小小的机器作用可一点也不容小觑。据了解,从超声机器购入到现在已经为科室的患者谋了不少的福利呢。对于临床中常见到的肥胖、水肿、反复化疗、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难以找到合适血管进行传统的PICC中心静脉置管。近日,已开展的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PICC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在肿瘤血液介入二病区“风靡盛行”。
直至今日,在科室主任方学辉和护士长沈婷婷的穿刺技术指导下,科室医护人员再次熟练的开展了在超声机引导下进行cvc穿刺术和静脉留置针穿刺。不仅如此,科室已经利用超声机对静动脉精准定位,协助抽动脉血气分析,提升精准率,以免影响判断检查结果。
肿瘤血液介入二病区开展的超声引导下一系列穿刺置管术,对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以将穿剌置管部位由肘下移至肘上,可明显的降低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移位或脱出等并发症,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加。
在EKG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导下穿刺置管技术的开展和创新,不仅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的输液难题,提升穿刺定位精准率,同时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同时为长期化疗、输血、输液以及需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了福音,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

科室链接:
洛阳东方医院肿瘤、血液、介入科成立于1993年,2010年12月经河南省卫生厅、洛阳市卫生局批准,成立“洛阳市肿瘤综合治疗中心”。2012年3月成为洛阳市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可熟练开展各类肿瘤的综合治疗,老年肿瘤个性化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各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技术、粒子植入治疗、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X刀立体定向放疗;恶性胸腹水的体腔热灌注治疗,体外高频治疗、免疫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宫颈瘤局部栓塞介入治疗、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食管支架术等。
健康咨询热线: 6497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