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目前,我国流感疫情处于高发季节,2017—2018年冬季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为有效应对流感疫情,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做好儿童冬季疾病高发期医疗服务工作视频会议》的工作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洛阳东方医院积极协调统筹医疗资源,加强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满足高峰期医疗服务需求。
院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保障医疗安全
加强门、急诊、病区医疗安全,所有相关科室相互协作,全力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确保医疗品质第一位。

加强人员保障,积极调配儿科门诊医务人员,保证所有诊室满额开放,高峰时段开足诊室。
1.增派人员
调配2名具有儿科执业经验的医生至门诊,基本保证儿科门诊所有4个诊室全部开放。
调配6名护士至儿科病房,确保各班至少2人,保障护理需求。
调配1名护士、2名导医至儿科门诊导医台,合理分诊、优化就诊流程。
所有人员经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建立微信群,群内定时、定点、定人通报儿科就诊人次、住院人数、危重人数等,紧急情况随时联系,通畅儿科病房、门诊、职能科室之间信息交流、协作,做好门诊急诊病房衔接。

2.优化流程,合理分诊,急危重症早期识别、救治。
配备有儿科经验人员担任导医分诊,尽早识别急危重症患儿。
改善、制定、公示、告知就诊流程,制作分诊卡。每个患儿就诊前测体温(增配远红外额式测温仪1个,快速测体温,提升效率及患儿依从性)、呼吸、心率、体重(增配体重仪1台),观察神志、精神,询问有无惊厥等病史,并记录于病历本。筛查高热惊厥等急危重症患儿,及时退热,预防惊厥发生。
动态分诊。协助提升就诊效率。
配备急救车及急救药物、器械,发现急危重症患儿,开启绿色通道救治。
合理调配床位,至少保证一张备用急救床,优先保证急危重患儿救治。

3.保障医疗质量、防治结合。
强化首诊负责制,病房配备“双白班”,医护各班均设有备班,所有医务人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门诊工作至19:00,病房小夜至22:00),杜绝拒诊及停诊,保证当日就诊、输液,当日完成。
多部门联动,保证特需药物(如:奥司他韦颗粒等)供给。
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注射流感疫苗保护健康易感人群。
加强传染病预检分诊。
强化院感监测及防控。

4.改善就医体验。
培训医护人员及导医等,首问负责制,加强医患沟通、释疑解惑、心理疏导和管理。区域管理,维持候诊秩序。
增配座椅、屏风、输液架、治疗车等。
增派保洁员,加强儿科病房(尤其厕所)保洁。
增派保安,加强儿科门诊巡视。

加强物资保障,做好急救药品储备、医疗设备检测,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技科室加强与临床配合,及时向门急诊及临床科室反馈信息。

药房送来了板蓝根,好暖心!
加强与医联体单位联动,充分发挥医联体单位协同作用,形成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合理分流就诊患者,保障患者及时就诊。
抓好四个方面管理
迅速传达相关文件并组织学习,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管理。高峰期做好分流工作,重视“两高一低”(高热、高龄、低龄)患者的安全环节。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针对“高热惊厥”、“肺炎合并心衰、呼衰”等急症畅通绿色通道,保证危重、高龄、低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加强疾病预防
所有病区切实落实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做好患者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防止院感爆发。

加强专业培训,积极应对急、难、危、重
流感防治全员培训


儿科急救技能培训

儿科专业集中业务学习

耳鼻喉科急性会厌炎的专项培训

知名中医儿科医生刘进录亲子课堂


洛阳市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洛阳东方医院心脏病治疗中心
洛阳东方医院神经(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