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洛阳市卫生局在全市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的“服务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特针对百姓关切和需要,开展以下“十大服务提升举措”:
1、抓好“危急值”的“危机管理”,提升医疗安全。
进一步细化“危急值”的管理标准及流程,确保对“危急值”进行“危机化”管理,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诊疗。
2、抓好手术安全的过程管理,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及规范性。
——从“手术医生不携带手机进手术间、不晚于患者进手术室、不在手术期间谈与手术无关的话”的“三不”做起,严格手术安全纪律;
——在规范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的细节管理,认真做好手术对象、手术部位、手术器械、病历资料等内容的“三查七对”。
3、开展临床路径护理版及病友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制定以患者的入院、住院过程、出院为时间轴,以护理项目、患者知情、配合内容为流程轴的临床护理路径,使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更加透明,进一步弥补患者及家属与医务人员之间在疾病认识上的差异,便于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监督。
4、开展“一针准”标准服务活动,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为减轻患者穿刺痛苦,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技能,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一针准,减二禁三”标准服务活动。即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二次穿刺率,严禁因两次穿刺失败带来的第三次穿刺。切实改善患者穿刺时的不适体验。
5、药房窗口开展“三特人群”、“三似药品”温馨告知服务,提升患者用药安全。
——三特人群:即70岁以上的老年人、文盲及弱聪人员;
——三似药品:即看似、听似、形似容易混淆的药品。
对“三特人群”、“三似药品”在常规告知的同时,将克(g)、毫克(mg)等计量单位换算为片、粒,并将药品名称、服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安全用药温馨服务告知卡》的方式发放给患者,便于患者用药,避免服用错误。
6、开展“出院患者四回访”及“急诊患者两回访”活动。
——出院患者四回访:指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对每位出院患者三天内的回访、客户服务部对出院患者一周内的回访、药学部对重点用药监护患者的用药回访。
——急诊患者两回访:指急诊科对门诊、收住院患者进行一周内回访。
通过上述回访指导患者用药和康复,征求患者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7、开展“把时间还给患者”活动,提升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为保证各级医师、护理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诊疗工作和与患者沟通,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开展“把时间还给患者”活动。如:
——将各类会议改在下班时间召开;
——会议传达不在患者就医高峰期进行;
——医技科室采取弹性排班;
——药学部集中送药到病房。
8、开展“温馨贴心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各科室针对工作特点,分别开展温馨贴心服务,如:
——影像科为核磁检查患者发放耳塞,减轻噪声影响;
——超声科在冬季使用加温的耦合剂,以免耦合剂过凉使患者感到不适;
——心电图室使用恒温擦拭液及提供爱心棉被;
——病理科为路途远的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快递报告。
9、深开展“一频两讲送健康”活动,提升医院的公益性。
——一频:即与一拖电视台合办的“东方健康频道”;
——两讲:即医院为社区居民举办的“东方健康大讲堂”和下乡义诊开办的“专科知识大讲堂”。
通过“一频两讲”为百姓做好健康指导服务,增强医院与百姓的近距离沟通。
10、持续深化环境创优活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结合新大楼的建设及使用,开展“四化”环境创优活动,即“环境的美化和亮化,院区的静化及绿化”。 对病房楼、门诊楼等重点部门的布局进行改造、装修,对主要道路重新铺设,扩大停车车位。通过环境创优,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